8月底,正是各学校准备开学的日子,疫情突发而至。石家庄再次面对疫情的挑战,正准备迎接新学期的校园重归寂静。
石家庄市第四十二中学,迅速地做出部署,按照上级政策和应急预案,妥善做好疫情防控和延期开学的准备,与全体市民一道全力投入到石家庄抗击疫情的洪流中去。
许多教师参与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,主动联系社区,争当志愿者。他们很好地利用在学校为学生核酸检测时练就的技能,从学校服务到社区,在核酸队伍的旁边,维持队伍秩序,帮助扫描信息码,呼叫没有及时下楼的户主……他们坚守在单元门口的马扎上,奔波在送抗原试剂盒的楼梯上,往返于传送保供物品的甬路上……还有的教师,利用自己的专长,在线上为学生心理辅导,传递温情。教师的特点就是拥有爱心与讲奉献。在一幕幕的镜头里,爱与奉献在社区里绽放。
疫情防控工作涉及面广,关系千家万户,工作人员难以抽身。许多老师响应上级安排,积极支援社区工作,参与流调,以自身实际行动成为班级里学生的榜样。马芳、杨博、王珊珊、刘宇航、卢晨阳……他们的工作得到社区好评。
静默的石家庄,仍有许多必需的工作,校园里必须有人值守。为了减少人员流动,避免影响社区防控工作,每天一位中层以上值班人员要坚守校园24小时。面对疫情静默的街道,吃饭是最为困难的事,一日三餐,泡面就榨菜。条件虽艰苦,他们出色地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。
清凉的早晨,门卫室的灯第一个点亮,四十二中的校徽如此明亮;晨风飒飒,片片秋叶被清洁工认真的收起,小广场光洁如新。校园的保卫与保洁,并未因疫情控制造成的人员临时短缺而松懈一丝一毫。
从本次疫情伊始,就有一个人坚守校园,从未回家。相伴窗口的晨曦,夜晚的孤灯;巡视寂静的校园,探视留守的教职工;修订课题稿件,思虑学校发展规划。他自我解嘲似的说:不能回家,难得清静,读书思考,岂不更好。这就是以校为家的周军山书记。
微光成炬,四十二中教师在平凡中贡献力量,让每一个看似微弱的力量汇聚成河、直抵人心。
|